第三章 伺服驱动器与电机的连接说明
3.3.3 主回路连接配线推荐规格
L7P 系列驱动器输出电流规格
L7P 驱动器功率
100W
400W
750W
1000W
额定输出电流(Arms)
1.2
3.5
5.5
7.0
最大输出电流(Arms)
3.4
9.5
16.6
18.7
主回路电源端子配线:
线径:不同功率的驱动器连接线径不同,建议值如下表:
表 3.6 电源配线规格表
驱动器型号
L1、L2
电源配线线径(mm2/AWG)
P+、BR
U、V、W
L7P-100
1.3/AWG16
2.1/AWG14
1.3/AWG16
L7P-400
1.3/AWG16
2.1/AWG14
1.3/AWG16
L7P-750
1.3/AWG16
2.1/AWG14
1.3/AWG16
L7P-1000
2.1/AWG14
2.1/AWG14
2.1/AWG14
注意:当使用三相 220V 时,L1/L2/L3 的线径可以比单相 220V 小。
PE
2.1/AWG14
2.1/AWG14
2.1/AWG14
2.1/AWG14
接地:接地线应尽可能粗一点,驱动器与伺服电机在 PE 端子一点接地,接地电阻<100
Ω。
建议由三相隔离变压器供电,减少电击伤人可能性。
建议电源经噪声滤波器供电,提高抗干扰能力。
请安装非熔断型(NFB)断路器,使驱动器故障时能及时切断外部电源。
控制信号端子 CN1 配线、编码器反馈输入信号端子 CN2 配线
线径:采用屏蔽电缆(最好选用绞合屏蔽电缆),线径 CN1≥0.14mm2,CN2≥0.25mm2,屏
蔽层须接 FG 端子。
线长:电缆长度尽可能短,控制信号 CN1 电缆不超过 3 米,编码器反馈信号 CN2 电缆
长度不超过 20 米。
布线:远离动力线路布线,防止干扰串入。
请给相关线路中的感性元件(线圈)安装浪涌吸收元件:直流线圈反向并联续流二极管,
交流线圈并联阻容吸收回路。
U、V、W 与电机绕组一一对应连接,不可反接。
电缆及导线须固定好,并避免靠近驱动器散热器和电机,以免因受热降
低绝缘性能。
伺服驱动器内有大容量电解电容,即使断电后,仍会保持高压,断电后 5
分钟内切勿触摸驱动器和电机。
46
    "